入秋之後氣溫變化大,忽冷忽熱,半夜有時溫度又會變得比較涼,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比大人差,如果沒注意,寶寶很容易就會感冒。
最近小由衣每到半夜﹙大約三、四點﹚,大概是夜裡氣溫變得較低,鼻子就會「齁齁叫」,呼吸聲也變得很大,感覺她鼻子也有點塞塞的,然後鼻子有點鼻塞又不會太塞的小由衣就開始滿床翻滾,姿勢千奇百怪﹙後腰橋、倒掛金勾、掄床圍…什麼招式都來了﹚,為的就是能滾到一個呼吸順暢的姿勢,雖然鼻子還不至於塞到讓她睡不著,但這樣翻來覆去,媽媽的睡眠品質一定嚴重的會降低!可是一覺醒來,她又一點症狀都沒有,鼻子的元氣也好得不得了,沒有流鼻水,也沒鼻塞,可是一到下半夜,「齁齁聲」就又來了﹙讓老沐本人我覺得非常惱人﹚,接連著幾天都這樣,怕她真是得了風寒,就帶去給小兒科醫生瞧瞧,結果醫生說小由衣應該是身體有點受涼,但還不到感冒的程度,只要注意保暖即可﹙可以順便把老沐的熊貓眼治好嗎?
﹚。
最近聽說洋蔥水可預防感冒,也可增強抵抗力,加上洋蔥是很耐放也很好取的的食材,洋蔥水的製作也非常簡單,就來好好的給他食療一下吧~
【材料&工具】
1. 洋蔥×1.5顆﹙因為我選到的這顆洋蔥「漢糙」比較好XD﹚
2. 內鍋
3. 小碗
4. 電鍋
【作法】
1. 將小碗倒扣放入內鍋裡。
2. 洋蔥洗淨、剝皮後切,直接放入內鍋裡,完全不需要加水。
洋蔥切到這裡,眼淚忍不住的流了下來,腦中不知不覺的就浮現了黃金傳說–嚴寒挑戰裡常出現的那首歌–北の国から~
﹙最好是有這麼心酸啦!!!
﹚
3. 外鍋加1~1.5杯的水後,讓電鍋把洋蔥蒸熟。
4. 電鍋跳起後,把洋蔥撿起來。﹙可再加工成洋蔥泥給寶寶吃﹚
5. 掀開小碗,醬醬~洋蔥水滴佳啦~~~
洋蔥在蒸煮的過程中會出水,洋蔥水會沿著小碗滴入碗內,跟滴雞精的方式一毛一樣,也有人是直接把洋蔥直接放在碗裡蒸,是比較方便,但如果怕被電鍋裡的水蒸氣凝結出的水滴到而影響濃度的話﹙一顆洋蔥能做出來的量只有一點點,珍貴啊~﹚,我個人比較建議用前者方式製作,洋蔥水味道甜甜的,小由衣咻一下就喝完了,而且還吵著要...
因為一次一顆能滴出來的量實在很少,為了讓小由衣喝得有感一點,第二次我直接用了三顆洋蔥!作法一樣﹙但切了一小鍋的洋蔥真薰眼,手巾拭淚﹚,結果...
可以滴出快一碗耶!!!決定下次直接弄個四、五顆洋蔥,換個大一點的碗公來滴,多做點放起來冰,小由衣就可以連喝個二、三天,我想這樣食療效果也會比較好吧,而且一次多做也省事、也省電多啦,嘻~